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,日韩黄片,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,欧美一区,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|观看,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

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 > 新聞 > 其他

為什么2024年被稱為“寡婦年”:真的不宜結婚嗎

來源:科普中國   編輯:非小米 時間:2024-01-25 12:12人閱讀

今天,熱搜上沖上一條古老的民間傳言:2024 年龍年是“無春年”“寡婦年”,不適宜結婚。

為什么2024年被稱為“寡婦年”:真的不宜結婚嗎
圖源:微博截圖

先說結論:這當然是個荒誕的說法,古人絕望地想從一切跡象里預言未來,包括天文歷法,從而誕生了“寡婦年”這種荒誕的說法。

不過雖滑稽卻可稽查——所謂“無春年”,是指農歷一年里沒有立春節(jié)氣,就像公歷 2 月有沒有 29 日一樣,只是一種歷法法則決定的一種現(xiàn)象,跟其他事情沒有什么關聯(lián)。

“無春年”只是農歷和公歷的巧合

翻開日歷,大家會清楚地看到公歷 2024 年明明是有立春節(jié)氣的,怎么說“無春年”呢?

注意,所謂“無春年”指的是農歷下一年,即甲辰年沒有立春。公歷 2024 年的立春是 2 月 4 日,仍處在農歷的今年,癸卯年。

為什么2024年被稱為“寡婦年”:真的不宜結婚嗎

這里我們要區(qū)分公歷年份和農歷年份。先翻開日歷看看幾個決定性的時間吧:

2024 年 1 月 1 日(元旦),癸卯兔年十一月二十;

2024 年 2 月4日(立春節(jié)氣),癸卯兔年十二月二十五;

2024 年 2 月 10 日,甲辰龍年正月初一(春節(jié));

2025 年 1 月 1 日(元旦),甲辰龍年十二月初二;

2025 年 1 月 29 日,乙巳蛇年正月初一(春節(jié));

2025 年 2 月 4 日(立春節(jié)氣),乙巳蛇年正月初六。

公歷 2024 年從 1 月 1 日元旦到 12 月 31 日,共計 366 天,包含立春,也包含完整的二十四節(jié)氣。

農歷甲辰年是從正月初一(2024 年 2 月 10 日)到十二月二十九(2025 年 1 月 28 日),共計 354 天,沒有了立春節(jié)氣。

每 19 個年頭里就有 7 年是“無春年”

首先要糾正一個常見的誤解,中國農歷不是陰歷,是陰陽合歷。

陰歷是只用月相周期記月份,一年只有 12 個月的歷法,比如伊斯蘭教歷。

陽歷是只使用太陽運行周期,也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,是以 365 天或 366 天作為一年的歷法,比如公歷。

陰陽合歷要在月相周期和太陽運行周期之間取折衷,農歷取月相周期為一個月(29 天或 30 天),又以閏月(多一個月)來調節(jié)年的長度。也就是說,平年 12 個月 354 天,閏年 13個 月 384 天,從而使多年平均長度等于太陽運行周期。

所以雖然古人也知道“一年三百六十日”,實際上中國古代從來沒有用過一年 365 或 366 天。

年年歲歲,歲在古代天文里指的太陽運行周期,精確一些數(shù)值是 365.2422 天。古人把它分成了二十四節(jié)氣,每個節(jié)氣 15 天左右,又分一氣為三候,共七十二候。所以二十四節(jié)氣也是陽歷,農歷中必不可少的陽歷成分。

這樣我們手上就有了三個東西:

1、節(jié)氣——觀測太陽可以得到;

2、月份——觀測月相變化可以得到;

3、年——這時問題就來了,什么時候開始一年?

雖然立春被視為四季第一個節(jié)氣,實際上天文學家制定歷法的時候最看重的是冬至。不是別的原因,是容易觀測——冬至白天最短,夜晚最長,尤其是正午的時候陽光投下的影子最長。為此,從漢武帝時期開始,農歷規(guī)定冬至所在的月份定義為 11 月。

冬至和立春相隔 45 天。冬至日在 11 月月初,立春一定在下一年大年初一之前;在 11 月月尾,沒有閏 11 月或閏 12 月的話,立春則一定處在大年初一之后。

以這次無春年為例,癸卯年冬至為 11 月 10 日, 45 天后的立春就只能在癸卯年臘月 25 日。而甲辰年冬至為 11 月 21 日,這就使得 45 天后的立春只能在乙巳年正月初六,造成了甲辰年的“無春年”。

立春節(jié)氣的循環(huán)周期是 365 天,農歷年的長度是354(平年)或 384 天(閏年)。由于周期天數(shù)差異,其實無春年是很常見的現(xiàn)象,每 19 個年頭里有 7 年是“無春年”,7 年是“兩頭春”,5 年單立春。

為什么古人會認為“無春年”不吉利?

天文學家看重冬至節(jié)氣,社會上卻更看重立春節(jié)氣,因為它是春天里的第一天,也是古代的春節(jié),又稱“開春”。

它很重要,我們古代的元旦也就是今天的春節(jié)(正月初一),就是在立春前后。據(jù)《禮記·月令》記載,“立春之日,天子親帥三公、九卿、諸侯、大夫,以迎春於東郊。還反,賞公、卿、諸侯、大夫於朝?!?nbsp;

可是由于農歷這種“陰陽合歷”雙軌制里的不和諧之處,必然會導致“兩頭春”“無春年”的出現(xiàn)。

為啥古人會認為“無春年”不吉利呢?

這是基于一種普遍的文化心理,即渴望對未來的預測。對于古人來說,日子要比我們艱難得多。戰(zhàn)爭、饑荒、水旱災害,甚至詭異的日食等現(xiàn)象,都顯得神秘無解。

所以上至朝廷百官,下到黎民百姓,都迫切地希望能夠預測未來可能會發(fā)生什么,戰(zhàn)爭能否取勝,年景收成如何,有沒有什么威脅發(fā)生。在這種心理下,能夠提前制定歷法的天文學就被蒙上了一層神秘外衣,被寄予了“預測”的期待——古代的占星術就是這樣誕生的。

“立春”這個節(jié)氣,是春季開始的標志?!伴_春”之后,就該準備下一年的各項大事了,皇帝要祭祀神靈,農民要耕地??墒悄阏f詭異不,如此重要的立春節(jié)氣,在某些年份里竟然會消失,它的缺失會不會成為新的一年不幸的根源?

本著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的“原則”,“無春年”即被貼上了“寡婦年”“不吉利”的標簽,尤其可能不利于婚姻大事,甚至一切跟生育生產(chǎn)相關的事務。

但實際上,天文學給出的日歷,也只能幫我們數(shù)數(shù)日子,知道年月日應該怎么計算,它不帶有任何預言功能。 

假如我們把年月日的定義略作修改,那么“兩頭春”和“無春年”現(xiàn)象就可能不存在了,比如修改農歷,提前一個月過年,讓每年的立春都落在這一年的一月尾二月頭,那每年都有“春”了。

或者像宋代科學家沈括提議的,廢除“陰歷”日期,按 24 節(jié)氣定為 12 個月,規(guī)定立春就是正月一日,實際上完全改為陽歷,那每年第一天也就是“春”了。

因為種種原因把某一年看作晦氣不祥,實在是毫無必要。畢竟,每個新年都是值得期待的日子。

為什么2024年被稱為“寡婦年”:真的不宜結婚嗎

策劃制作

本文為科普中國-星空計劃作品

出品|中國科協(xié)科普部

監(jiān)制|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、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

作者丨孫正凡  天文博士,科普作者

策劃丨林林

責編丨林林、何通

本站所有文章、數(shù)據(jù)、圖片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一切版權均歸源網(wǎng)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
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。郵箱:business@qudong.com

標簽: 新年 結婚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