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,日韩黄片,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,欧美一区,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|观看,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

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 > 新聞 > 其他

偏科生鋰硫電池 太陽能無人機用它連飛11天

來源:科普中國   編輯:非小米 時間:2024-06-04 01:50人閱讀

由于電子產(chǎn)品的廣泛使用,以及當下新能源車的迅速普及,我們似乎可以這么說,過去沒有哪一個時代,比我們現(xiàn)在更關心電池的能量密度了。

大眾較為了解的三元鋰電池,其電芯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300瓦時/千克,然而,一種技術還不成熟,且還未獲得廣泛應用的鋰硫電池,能輕松實現(xiàn)600瓦時/千克的能量密度,而理論能量密度更是高得驚人!

國際電池材料協(xié)會發(fā)布的《鋰硫電池白皮書》中指出,鋰硫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為2600瓦時/千克!

如此誘人的能量密度,必然會吸引各國技術人員進行研究。今年2月29日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(fā)布了2023年度“中國科學十大進展”,一項有關鋰硫電池的研究成功入選。今天,咱們就來好好了解一下這種電池。

同族元素

各種正在研究的電池中,要說能量密度最高的,其實還不是鋰硫電池,而是鋰空氣電池,它的理論能量密度高達3500瓦時/千克以上,比鋰硫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高很多。

其原理是以鋰為負極材料,以空氣中的氧為正極材料。放電時,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鋰離子反應生成過氧化鋰;充電時,氧化鋰分解生成氧氣和鋰離子。

毫無疑問,這種電池目前還存在大量的技術難點,比如:

放電時生成的氧化鋰會沉積起來,繼而阻礙電池的充放電效率。

空氣中的水分和雜質(zhì)會對電池造成腐蝕,縮短電池壽命。

因此,目前實驗室在研究“鋰空氣電池”時,常常是在“純氧”環(huán)境下進行的。也許未來會成功,但是目前,鋰空氣電池還不是我們能達到的成熟技術。

既然使用“氧氣”作為鋰電池的正極太超前,那么,是否存在稍微現(xiàn)實一點的材料呢?當然是有的。

偏科生鋰硫電池  太陽能無人機用它連飛11天

元素周期表,圖片來自Wikipedia。

在元素周期表中,鋰元素和鈉元素屬于同族元素,它們擁有相似的化學性質(zhì)。因此,在鋰離子電池廣泛使用的今天,鈉離子電池也逐漸走向了商用,且未來可期。

偏科生鋰硫電池  太陽能無人機用它連飛11天

元素周期表,圖片來自Wikipedia。

在元素周期表中,氧和硫亦屬于同族元素,兩者具備相似的化學性質(zhì)。既然“氧”在鋰空氣電池中可以作為正極,那么同族元素的硫,也同樣可以作為電池中的正極——這便是鋰硫電池。

鋰硫電池的歷史

鋰硫電池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。

1967年,Herbert和Ulam首次提出,可以將硫作為鋰電池的正極材料。需要注意的是,此時提出的“鋰硫電池”還屬于原電池,也就是一次性使用的電池。

20世紀80年代,Plichta等人研究了鋰硫電池的充放電機制。

20世紀90年代起,鋰硫電池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,能量密度不斷提高。然而,鋰硫電池的安全性和經(jīng)濟性比較差。

2014年后,鋰硫電池開始小量進入嘗試應用階段。

大型太陽能無人機上的應用

偏科生鋰硫電池  太陽能無人機用它連飛11天

圖為歐洲空客公司設計制造的Zephyr系列大型太陽能無人機,圖片來自Wikipedia。

2014年,大型太陽能無人機Zephyr7,也就是“西風7號”,使用鋰硫電池連續(xù)飛行了11天。Sion Power當時為它提供的鋰硫電池,其能量密度高達350瓦時/千克。

似乎350瓦時/千克這個能量密度看起來一般般,但需要注意的是,這可是在10年前的2014年。彼時,新能源車才剛剛起步,那時使用的鋰離子電池,其能量密度現(xiàn)在看來低得可憐。

雖然西風7號使用的是鋰硫電池,但較新的“Zephyr S”,也叫“西風8號”,其在2022年實現(xiàn)了64天的高空連續(xù)飛行,然而,在“西風8號”上卻并未使用鋰硫電池。這也從側(cè)面說明,鋰硫電池目前還處于小量嘗試應用階段。

2020年,裝載了鋰硫電池并由韓國航空航天研究所開發(fā)的高空太陽能無人機“EAV-3”,成功進行了平流層飛行試驗。

偏科生鋰硫電池  太陽能無人機用它連飛11天

EAV-3太陽能無人機,圖片來自Wikipedia。

在2020年的這次飛行試驗中,EAV-3最高飛行高度為22千米。在總長為13個小時的飛行中,無人機在12千米至22千米高度的平流層中穩(wěn)定飛行了7個小時。

鋰硫電池優(yōu)勢

綜上,我們可以看出,鋰硫電池已處在小范圍嘗試應用中。跟傳統(tǒng)鋰離子電池相比,它有以下兩大核心優(yōu)勢:

1、鋰硫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遠超傳統(tǒng)鋰離子電池。

10年前,鋰硫電池就已經(jīng)實現(xiàn)350瓦時/千克,而目前的傳統(tǒng)鋰離子電池也沒有超越此能量密度。

能量密度又叫“質(zhì)量能量密度”,它是指單位質(zhì)量所具有的能量。例如:

兩組質(zhì)量相同的電池,A電池組的能量密度為200瓦時/千克,B電池組的能量密度為400瓦時/千克,那這就意味著:在相同使用環(huán)境下,A電池組的續(xù)航時間將是B電池的兩倍。

飛行于兩萬米以上空氣極為稀薄的大型太陽能無人機,它們極其在乎自身的重量,因此,它們在早期嘗試使用了鋰硫電池,而核心目的就是讓電池組盡可能輕,同時儲能容量盡可能大。

偏科生鋰硫電池  太陽能無人機用它連飛11天

黃色的硫磺燃燒時會融化成血紅色液體并發(fā)出藍色火焰。圖片來自Wikipedia。

2、鋰硫電池中的“硫”材料,價格極為低廉,且全球儲量豐富。

若未來鋰硫電池技術真的成熟了,獲得大規(guī)模使用后,也不大會被硫的稀缺問題和價格問題所困擾。

偏科生鋰硫電池  太陽能無人機用它連飛11天

一名男子從印度尼西亞某火山中攜帶硫磺塊,圖片來自Wikipedia。

鋰硫電池當前的困難

單質(zhì)硫和硫化鋰的體積差異懸殊,在電池的還原反應中,從單質(zhì)硫變成“一硫化二鋰”時會帶來80%左右的體積膨脹。

體積膨脹

換句話說,鋰硫電池的體積會比較大。如果是前面提到的大型太陽能無人機倒還好,因為其本身體積巨大,所以對電池體積的膨脹有不小的承受空間。

而換作我們身邊常用的手機或汽車就有點讓人頭疼了,因為這兩者都對電池體積的大小有限制,尤其是手機。

穿梭效應

體積膨脹并非最大的困難,鋰硫電池目前最大的技術難點是“多硫化鋰穿梭效應”。

鋰硫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,中間產(chǎn)物多硫化鋰會溶解在電解液中,并遷移到電池負極,繼而與鋰金屬發(fā)生反應,生成新的硫化鋰。這一過程稱為“多硫化鋰穿梭效應”,會導致電池容量快速衰減,循環(huán)壽命縮短。

偏科生鋰硫電池  太陽能無人機用它連飛11天

鋰硫電池工作原理及“穿梭”效應,圖片來自Wikipedia。

最新進展

為了解決當前的技術難點,研究人員需要對鋰硫電池內(nèi)部發(fā)生的化學反應了解得清楚一些,再清楚一些,繼而才能針對性地解決問題。

然而,由于傳統(tǒng)的原位顯微研究技術的時空分辨率低,以及鋰硫體系不穩(wěn)定等因素,人們很難做到這一點。

2023年度“中國科學十大進展”中,來自廈門大學的廖洪鋼、孫世剛和北京化工大學陳建峰等人,他們開發(fā)出了高分辨電化學原位透射電鏡技術,對鋰硫電池界面反應實現(xiàn)了原子尺度動態(tài)實時觀測和研究。

更重要的是,近百年來,“電化學界面反應”通常被認為僅存在“內(nèi)球反應”和“外球反應”單分子途徑。

而這次,我國研究人員的研究揭示出還存在第三種途徑,這就是“電荷存儲聚集反應”。

無疑,這個新發(fā)現(xiàn)將為鋰硫電池未來的設計提供指導。

本站所有文章、數(shù)據(jù)、圖片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一切版權均歸源網(wǎng)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
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。郵箱:business@qudong.com

標簽: 電池 鋰電池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