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臺蘋果電腦敢賣32999元!但是 為啥還不夠好用?
我們編輯部的后期同事試用完蘋果最新的 Mac Studio 之后,對它的態(tài)度……
很糾結(jié)。
首先,它的硬件很牛X —— 畢竟是一臺大幾萬的電腦,假如你們不嫌我果吹的話,說它是當(dāng)世之最也沒問題。
但是就好像開車之前需要考駕照,駕馭烈馬需要呂布附身一樣,要想完整發(fā)揮出 Mac Studio 的性能,我們需要幾種特定的打開方式。
關(guān)鍵是,這幾種特定的打開方式,并不是人人都用得上。
具體為什么一句話說不清楚,托尼先邀請大家抱好瓜子可樂,看完今天的文章,之后估計大家就明白了~
在前一陣的 WWDC23 開發(fā)者大會中,平常星光熠熠的 Mac 系列電腦和 M 系列芯片,只花了幾分鐘就介紹完了,把很大篇幅留給了 Vision Pro 。
即使是性能炸裂的 Mac Studio 和 Mac Pro ,大會上面的篇幅也少得可憐。
但無論如何,虛擬頭顯只是個概念貨,沒什么篇幅的 Mac 電腦才是咱們消費者現(xiàn)在就碰得到的產(chǎn)品。
其中就包括咱們今天的主角, “ 大家伙 ” Mac Studio。
之所以說它是大家伙,因為它的體積幾乎有兩三個 Mac mini 疊起來那么大。
而且硬件性能也足夠炸裂 —— 最高可選 192GB 融合內(nèi)存的版本,最近總拿 AI 畫老婆的小黑胖直接饞哭了。
不過和一臺標(biāo)準(zhǔn)的臺式機相比,它的體積又很小,放在桌子上不會占什么地方,所以你可以說它又小……又大。
跟一年前的初代 Mac Studio 相比,它的外觀完全沒有變化,但還是有兩點更新,一是性能更強的芯片,二是 HDMI 接口最高支持 8K 240Hz 刷新率的屏幕了。
托尼這臺 Mac Studio 是 M2 Max 的頂配版本,擁有完整的 38 個 GPU 核心,搭配 96GB 統(tǒng)一內(nèi)存,還加了個 4T 固態(tài)硬盤。
價格嘛,32999。
3W 塊錢的蘋果,性能有多強,想必不用我多說。
最直觀的 GeekBench 跑分,圖形性能甩了 Mac mini 一倍。
用 AE 渲染我們差評硬件部的固定片頭,這時間已經(jīng)不是快不快的問題了。是直接殺死比賽的水平。
作為對比,我們后期團隊 i9+4070 的主機價格在 1.3W 左右,蘋果用 2 倍的價格,縮短了 3/4 的時間。
四舍五入,就能多剪三條視頻~
所以問題解決了,想要效率,就多花點錢上蘋果……嗎?
在下結(jié)論之前,我決定先問問我們后期團隊的同事。因為我覺得他們最有發(fā)言權(quán)。
我們編輯部目前總共有 20 多號專職的后期師傅。
后期師傅用命肝出來的傅里葉變換
美編這塊兒我就不多說了,因為日常工作對色準(zhǔn)有著極高的要求,他們清一色用的是蘋果全家桶。
畢竟別的廠商還在為色準(zhǔn)發(fā)愁的時候,蘋果已經(jīng)在制定行業(yè)色彩的標(biāo)準(zhǔn)了。
但是制作視頻的后期師傅們,對于選什么當(dāng)工作電腦,都有自己的看法。
比如專攻 3D 模型制作的后期們,打死也不換蘋果。
因為他們平常做模型的不少配套插件,直到現(xiàn)在都沒有 macOS 版。
蘋果性能再強也沒用 —— 有刀刃,但是沒刀柄,握不住。
最后只能是跟 Windows 和 4090 鎖死。
另外一部分不做 3D 的后期們,蘋果和 Windows 的使用率,各占一半。
我也跟不同 “ 陣營 ” 的后期們好好聊了聊。
選了蘋果的后期們主要看中的其實也還是蘋果的 “ 色彩 ” —— 截止目前,macOS 搭配達(dá)芬奇剪輯軟件,依舊是行業(yè)里最優(yōu)雅的視頻調(diào)色方案。
同時,蘋果生態(tài)對色彩管理堪稱變態(tài)的原生支持,也讓它成為了最適合導(dǎo)出杜比視界,以及各種其它規(guī)格 HDR 視頻的平臺。
之前我們試著拿 Windows 剪過 HDR 視頻,導(dǎo)出的色彩全是崩的,光是手動改曲線就占用了兩天多時間。
換了臺蘋果之后,再沒有一點兒問題了。
另外,公司里大家都是坐工位的,Windows 主機一個個跟巨無霸一樣,在桌子上非常占地方。
Mac 則不然,不管 mini 還是 Studio,它們都能直接裝個架子,然后掛在顯示器后面。
選擇 Windows PC 的后期同事們 —— 確切來說,并不是他們選擇了 Windows,而是他們在 macOS 上受了傷,最后換回的 Windows。
簡單來說,這件事 “ 成也生態(tài)、敗也生態(tài) ” 。
相信大家都看過蘋果對于 M2 Ultra 性能的宣傳,其中 “ 剪視頻 ” 的性能是很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
但是,在剪視頻這方面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它還是有不夠好用的地方。
在這個性能表現(xiàn)的背后,根據(jù)我們的摸索,有兩個限定條件:
1、得使用蘋果自家的 Final Cut Pro 剪輯軟件;
2、得使用 H.265 或者蘋果自家的 ProRes 視頻規(guī)格。
就比方說,這回拿到 Mac Studio 之后,我們馬上就進(jìn)行了一輪渲染性能測試,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渲染 5 條以及 8 條 8K 視頻的時候,Studio 的表現(xiàn)甚至不如 mini。
10 條 8K 時候的導(dǎo)出性能反而正常,這就非常令人迷惑了。
然后我們查了查,發(fā)現(xiàn)去年 @影視颶風(fēng) 在測試 M1 Ultra 的 Mac Studio 時,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。
這個測試項目,我們兩家使用的都是目前業(yè)內(nèi)最常用的達(dá)芬奇(DaVinci Resolve)剪輯軟件。
為了排查問題,我們把剪輯軟件從達(dá)芬奇換回了蘋果自家的 Final Cut Pro。
這次正常了,5 條 8K 視頻 Mac Studio 快了 5 秒多,10 條 8K 視頻則快了差不多 15 秒。
同樣的,很多我們剪輯師平常在用的 PR/AE/達(dá)芬奇插件,也都還沒有 macOS 的 ARM 版本。
大家只能是想辦法找找效果類似的替代插件,或者干脆不用某些效果。
另外,直到如今 macOS(包括 Studio)在使用軟件的時候還是有概率隨機卡頓,最后只能重啟。
假如用一個通俗的說法來形容的話,現(xiàn)在的 Mac 電腦,我覺得有點兒像咱們平常打游戲時候用的顯卡。
很多時候,我們說一款顯卡不好用,不會說它的性能不夠強,而是會說它的 “ 驅(qū)動不好 ” 。因為驅(qū)動不好,所以兼容性起不來,一部分游戲的幀率高,另一部分的游戲就會花屏、掉幀。
三年前,蘋果正式放棄了英特爾的 x86 平臺,以及 AMD 的專業(yè)顯卡,轉(zhuǎn)而開始推廣自家的 ARM 生態(tài)。
這步棋我覺得是對的 —— 它的理論性能目前來講,同體積下是無敵的。
但是和 “ 顯卡驅(qū)動不好 ” 一樣,在不同的軟件下能發(fā)揮出來幾分性能,是個問題。
因為干這行,我和不少 UP 主也有交流,其中有不少夸蘋果的。
因為絕大多數(shù) UP 主,剪視頻,真的就是把自己實際拍攝的素材給剪輯到一起,蘋果自己的 Final Cut Pro 軟件完全能夠滿足要求了。
還有一些寫代碼、訓(xùn)練 AI 的 UP 主,蘋果有官方的 CoreML AI 運算接口,而且上百 GB 的融合內(nèi)存設(shè)計相當(dāng)于好幾塊 4090 顯卡的顯存了。在本地運行大模型的時候,有著壓倒性的優(yōu)勢。
這時候他們使用蘋果設(shè)備,就是能 100% 發(fā)揮出全部性能的,新款 Mac Studio 能讓他們爽上天。
但是同時,對于像我們這樣,不僅僅是 “ 剪 ” 視頻,而是還要往視頻里面扔很多動效團隊來說,就沒法把硬件的性能調(diào)用出來。
但這不是蘋果的問題,是配套軟件跟不上。至少在第三方軟件的配套徹底搞起來之前,我們做不到 all in 蘋果。
假如你問我 Mac Studio 值不值得買,我的建議還是 “ 先想一想自己的需求,然后列個表 ” 。
帶著這張表,找家附近的蘋果店,開臺機器試一試。
蘋果就是這方面做得非常好,你隨便體驗,體驗多久都可以。
等到一切項目的使用體驗都符合預(yù)期了,到時候再下單也不遲。
本站所有文章、數(shù)據(jù)、圖片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一切版權(quán)均歸源網(wǎng)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如果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。郵箱:business@qudo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