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國特斯拉工廠無奈停產(chǎn)兩周:這次的兇手 是巴以沖突
上個月,胡塞武裝襲擊紅海船只,可能會導致全球供應鏈受影響。
沒想到,這快一個月過去了,影響還在繼續(xù)。
這不,前幾天,柏林的特斯拉工廠透露,從這個月底開始,工廠計劃暫停大部分汽車的生產(chǎn),為期兩周( 1 月 29 日 ~ 2 月 11 日 )。
理由呢,就是原本從蘇伊士運河運零件的船只,由于胡塞武裝的原因,現(xiàn)在得改繞好望角了。
咱們之前也有提到,改繞好望角,不僅要多花 100 萬美金的油錢,而且還要多走兩周的航程。
對船主來說,這倒不是大問題,多花的錢轉(zhuǎn)嫁給廠商和消費者就行了,但對廠商們來說,這時間就是金錢,零件少到貨一天,就相當于遲一天動工。
就這么個事兒,算是把特斯拉的脖子給卡了一下。
要知道,歐洲新能源車的生產(chǎn),有很多重要的零部件都還要從東亞進口。
從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,歐美那些發(fā)達國家就開始了去工業(yè)化的歷程,他們丟掉的制造業(yè),全都給東亞國家給吃走了。
經(jīng)過三十多年的發(fā)展,全球制造業(yè)中心已經(jīng)完全轉(zhuǎn)移到了以中日韓為主的東亞國家,當然,汽車的零部件也被囊括在內(nèi)。
去年 6 月份,《 美國汽車新聞 》公布了一份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榜單,世超也翻來看了看。
其中光是中日韓的汽車零件廠商,就占了快一半。
咱國內(nèi)的企業(yè),也有 13 家之多,就比如寧德時代,已經(jīng)排到了榜單第五。
并且這些零部件廠商,從新能源車電池到汽車內(nèi)外飾、座椅、甚至是安全解決方案等等,都有在做,他們供應的汽車制造商,也都是遍布全球各地。
就說新能源車的電池吧,現(xiàn)階段全球有大概七成的產(chǎn)能都在中國。
所以這回,特斯拉受到的影響就特別大。
要知道當時他們選擇在上海建廠,其中就有一部分原因,是瞅準了國內(nèi)汽車零部件廠商的潛力。
而且在建成之后短短幾年里,就有超過 400 家的本土供應鏈和特斯拉簽約,里面還有 60 多家都進到了全球供應鏈體系,涵蓋的零部件從內(nèi)外飾、底盤到電池、熱管理系統(tǒng)等等。
這也是為啥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之后,選擇把下一個工廠選址定在柏林。
因為通過蘇伊士運河這條航線,一些關(guān)鍵的供應鏈可以直接從中國發(fā)到德國,算是給了歐洲本地零部件廠商的發(fā)展一些過渡時間。
但具體發(fā)展得怎么樣了,反正這兩年來,世超是沒聽到啥重要的消息。
更重要的是,它的電池組件供應,對亞洲的依賴那可不是一星半點。
四大供應商——松下、 LG 、寧德時代、還有去年靠刀片電池拿下訂單的比亞迪,全都是亞洲廠商。
除了運輸問題的影響,最近特斯拉在歐洲的零部件廠商也還有點小風波。
去年年底,特斯拉就開始和瑞典當?shù)毓O限拉扯,期間,挪威的一家特斯拉零部件供應商直接停止給特斯拉供貨。
據(jù)工會稱,這家供應商還是歐洲唯一一家特斯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。
而特斯拉這邊呢,也是硬剛到底的架勢,上周直接明確表態(tài),拒絕了工會的要求。
未來它和工會之間的拉扯會不會升級,對柏林工廠的汽車生產(chǎn)會不會有更大的影響,還等看看后續(xù)的情況。
反正這波,特斯拉柏林工廠屬于是腹背受敵了。
當然,胡塞武裝影響的也不只特斯拉,像是吉利旗下的沃爾沃汽車,也都表示將暫停部分歐洲汽車的生產(chǎn)。
而且不僅是汽車,其他商品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響。
就比如瑞典最大的家居公司宜家和英國的一些服裝零售商,都面臨著貨物延遲交付的問題。
美國最大的零售商 Tractor Supply 也公開表示,本來從蘇伊士運河過的船只,交貨延遲了二到二十天不等。
不過有趣的是,在 1 月 9 號的時候,胡塞武裝那邊已經(jīng)搞出了個新的提議,說是通行的船只,只要在船訊網(wǎng)的航行數(shù)據(jù)中備注 “ 和以色列無關(guān)聯(lián) ” ,就能正常通行。
當時,五大航運公司除了馬士基之外,都和胡塞武裝達成了協(xié)議。照理說,普通的商船只要明確標識,就還能跟往常一樣正常通行。
沒想到這個時間點上,也就是 1 月 12 凌晨,英美開始對胡塞武裝發(fā)起 “ 反擊 ” 。
而他們這次的舉動對紅海海域恢復正常有多大用,還是要打上個問號。
反正昨天,美軍的驅(qū)逐艦遭到胡塞武裝的導彈襲擊( 雖然被攔截了 )。
但無論如何,蘇伊士運河那塊兒堵住,對全球的商業(yè)貿(mào)易,都是只有壞處沒有好處。
本站所有文章、數(shù)據(jù)、圖片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一切版權(quán)均歸源網(wǎng)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如果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。郵箱:business@qudon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