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,日韩黄片,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,欧美一区,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|观看,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

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 > 新聞 > 其他

全球首個!長城混動用上800V:20分鐘補能350km

來源:量子位   編輯:非小米 時間:2024-04-06 11:36人閱讀

插混上車800V,長城汽車打響第一槍。

旗下蜂巢能源,不久前公布最新進展:

全球首個!長城混動用上800V:20分鐘補能350km

一句話總結(jié),長城將800V、超快充、超長續(xù)航,用在了混動車型上。

全球首次。

怎么做到的?為什么之前沒人能實現(xiàn)?

以及關鍵問題,混動上車800V,有必要嗎?

長城混動,率先上車800V

關鍵信息:適用800V、3C充電倍率、混動專用。

蜂巢能源關鍵新進展中最重要的一項,就是代號L300的三元鋰短刀電芯。

兩個型號,單個電芯容量分別為160AH和100AH,各自適配400V及800V平臺。

為啥400V的單個電芯容量反而更大?

全球首個!長城混動用上800V:20分鐘補能350km

其實很好理解,單個電芯在電池包內(nèi)是串聯(lián)形式,整包正負極電壓是“1+1+1…”的累加。800V的工作電壓要求比400V高,電池包總?cè)萘肯嗤闆r下,需要更多電芯串聯(lián),單個容量也就越小。

這里再簡單科普一下,所謂800V平臺,是指整車電池、電機、電控模塊,工作電壓在550-930V之間,這是公認的技術標準和行業(yè)規(guī)則。所以800V平臺不一定就是一分不差的800V。

以及800V平臺 也不光是電池的事,使用體驗牽扯到電機、電控、能量管理,以及充電基礎設施。

所以蜂巢的新進展,是在電芯層面完成了800V的適配,并且配合長城汽車的電池包技術,將這樣的高壓平臺放到了混動車型上。

全球首個!長城混動用上800V:20分鐘補能350km

能帶來什么樣的體驗?

根據(jù)蜂巢公開的技術參數(shù),L300(800V)三元鋰電芯裝包,可以實現(xiàn)55-65度電的電池包。

按照混動C級車平均軸距2800-3000mm,車重2.0-2.3噸計算,這樣的電池包能支持350km+的純電續(xù)航。

足夠大了,尤其是在C級車上。

全球首個!長城混動用上800V:20分鐘補能350km

另外,L300支持3C倍率快充,也就是充電峰值功率是電池包容量的3倍,大概160-200kW之間。

這就使得使用L300的混動車型,從低電量充到80%左右,大概只需要20分鐘時間。

使用體驗和純電車無異,并且續(xù)航300km級別的純電車,成本考慮一般是不會上800V的。

怎么做到的

之前一直有不同的車企、電池企業(yè)試圖做出大電池增程/混動。

但最大也就搞到的300km左右,付出的代價是把緊湊型軸距,做出了D級行政車的寬度。

注意是寬度,因為電池包實在太大了,而混動車底盤縱向又要布置排氣管、油箱等等,只能在橫向多塞進一些電芯。

所以在原有技術體系下,混動車的純電續(xù)航里程、設計思路的上限,都被卡得死死的。

蜂巢能源的創(chuàng)新點有兩個,一個是電芯形態(tài)——短刀,一個是生產(chǎn)工藝——飛疊。

短刀好理解,同是刀片電池,但是更短:

全球首個!長城混動用上800V:20分鐘補能350km

為什么采用這樣的技術?蜂巢給出的解釋是首先400毫米、600毫米長的短刀電芯,成品效率更高。

因為這個尺寸下,比普通方形電芯薄25%,電池包體積利用率更高,電池的界面循環(huán)等性能會表現(xiàn)更佳。

如果用傳統(tǒng)的VDA(德國提出的電芯標準)電芯做快充,實現(xiàn)5C倍率需要三面冷卻,6C倍率需要電芯中間大面積冷卻。但采用短刀電芯,只需要上下水冷板就可以實現(xiàn),設計的延續(xù)性更好,溫差也遠小于VDA電芯最大溫差。

這是蜂巢混動專用電池裝包后總?cè)萘扛?、續(xù)航更長的關鍵。

全球首個!長城混動用上800V:20分鐘補能350km

安全性上,采用CTC(電池集成在底盤)的架構通常的電池電芯極柱朝上,一旦出現(xiàn)熱擴散和火焰噴射,汽車駕駛室很危險。但短刀電芯取消了底板后,水冷板上置就可以作為汽車下地板,同時熱失控后的火焰朝底部或兩側(cè)噴射,對駕駛室的危害更小。

怎么在短刀實現(xiàn)快充?在電池的正極材料上,蜂巢能源采用了先進的摻雜包覆技術,讓離子傳輸路徑降低40%,電阻降低10%;負極材料采用了新的表面技術、一次顆粒和二次顆粒的搭配技術,以及吸液性更好的添加劑,來實現(xiàn)更好的負極動力性能。

而對電解液,蜂巢能源也進行了重新設計,通過材料創(chuàng)新,以及短刀天生的類似于全極耳電池的直焊工藝,載流面積更大,可以最終實現(xiàn)快充。

飛疊工藝,是蜂巢最核心的技術。這種工藝在2018年開始才逐漸引入動力電池制造中。

全球首個!長城混動用上800V:20分鐘補能350km

蜂巢飛疊技術并非傳統(tǒng)的將隔膜、正負極片堆疊在一起的Z字型疊片工藝。而是首先通過兩層隔膜包覆負極片經(jīng)過加熱輥進行熱復合及隔膜封邊,再裁切成片,最后和正極片依次堆疊。

這里關鍵是切片。傳統(tǒng)卷繞工藝只需要前后裁兩刀,但碟片工藝需要切很多刀,毛刺風險就會比卷繞的高很多。(毛刺是電池事故中的主要因素,會刺穿隔膜,造成短路)。

蜂巢的飛疊產(chǎn)線上布滿了CCD監(jiān)測設備,以確保每一片極片表面光滑無折痕,極片堆疊整齊無錯位。

蜂巢透露,目前整體良率已經(jīng)達到了93%。其實這種良率水平已經(jīng)接近寧德時代方形卷繞線的標準。

全球首個!長城混動用上800V:20分鐘補能350km

飛疊工藝突破,解決產(chǎn)能問題。全域短刀電芯,解決快充和容量問題。技術路線選擇,其實也是商業(yè)考量。

蜂巢也向智能車參考透露,今后主攻混動專用電池,按照車企要求進行適配。

畢竟寧德和比亞迪兩巨頭以量取勝,難以為混動車做出太多訂制改變。

混動800V,有必要嗎?

最后說一下這個關鍵問題。

作為對比,現(xiàn)在插電混動車,無論是增程式還是混聯(lián),純電續(xù)航頂天270、280公里。冬季低溫折扣一打,也就100km左右的的純電續(xù)航。

所以蜂巢能源新產(chǎn)品的最大意義,是完全實現(xiàn)了“大電池混動”,350km+的純電續(xù)航,冬季打折也能跑滿200km左右。

讓用戶的日常買菜、通勤,完全不需要額外加油。充電,也能控制在一周1-2次。

全球首個!長城混動用上800V:20分鐘補能350km

所以長城汽車和蜂巢能源做這件事最大的意義,就是把把混動車的用電體驗,拉到和純電車一致,超長續(xù)航、超快充電。

同時混動還有純電車比不了的補能優(yōu)勢。

有大電池加持,混動在體驗和經(jīng)濟性上,會更進一步超越純電車,也會更進一步爆發(fā)。

所以,長城在新能源走得這一步,不叫“補課”,而是“超綱”,瞄準的是25年左右混動車崛起。

而且,是真正可用、實用、好用的混動車,不是擦邊綠牌政策,續(xù)航只給50km的廉價混動車。

也是長城避開比亞迪最擅長的10萬級入門市場,直接占領混動中高端的策略。

本站所有文章、數(shù)據(jù)、圖片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一切版權均歸源網(wǎng)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
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。郵箱:business@qudong.com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