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議連連爭議不斷:盤點小米SU7的出圈名場面
2021年3月30日,雷軍在小米春季新品發(fā)布會上宣布小米進軍汽車制造領域,這一決定震動了整個業(yè)界。造車不僅是小米對未來發(fā)展的大膽預測,更是雷軍個人聲譽的全力押注。
面對市場的質疑和競爭壓力,小米憑借在智能硬件領域的深厚積累,開始朝著智能汽車方向的探索之路。
小米造車的過程充滿挑戰(zhàn),不僅要解決技術和生產難題,還要應對外界對其造車動機和前景的猜測。其中,價格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。有人認為小米汽車將延續(xù)性價比傳統(tǒng),但也有聲音指出,造車成本和技術難度遠超傳統(tǒng)消費電子產品,定價策略將是關鍵。
小米汽車的發(fā)布,不僅展現(xiàn)了小米在設計和技術上的創(chuàng)新,也標志著小米正式進入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。具體來看,小米SU7的推出將對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產生重要影響。小米的品牌影響力、用戶基礎及智能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布局將成為其競爭優(yōu)勢。然而,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,小米仍需面對眾多挑戰(zhàn)者。如何定位自己、突破技術和市場壁壘,是小米汽車未來發(fā)展的關鍵議題。
基于此,我們推出了“雷軍三年磨一劍,小米造車終成真”系列專題,而本文討論的重點,則聚焦于小米汽車引起的風波和爭議。
和雷軍比跨界造車?友商從起跑線就輸了。從小米SU7正式亮相的那一刻起,可以說小米造車就已經成功了一半。小米造車具備很多廠商沒有的優(yōu)勢。雷軍的國民喜愛度、在機圈打拼多年線上營銷的經驗、雄厚的資金和龐大的用戶,這些都讓小米汽車低調不了。小米汽車和雷軍的一舉一動,都備受網友關注。
雷軍向新能源車企先行者致敬
雷軍自官宣造車后,就一直強調“深知造車的不易”。在小米SU7正式發(fā)布前,小米于2023年12月28日先舉辦了一場小米汽車技術發(fā)布會。作為汽車行業(yè)的“新加入者”,在發(fā)布會前一天,雷軍大手一揮直接包下了許多大樓的外墻廣告,向比亞迪、蔚來、華為、小鵬、理想等中國新能源汽車先行者致敬。
雷軍本人也是連發(fā)數(shù)條微博,分別向上述車企致敬。有網友稱,雷軍和小米汽車這一做法,是想表明自己的立場,表達小米汽車作為后來者對于國內新能源汽車先行者的尊重,主動表明善意,尋求共同發(fā)展。
但汽車廠商們對小米和雷軍這一做法的評價呈兩極分化。比亞迪對小米的加入表示了歡迎,其官微轉發(fā)小米的微博稱:“歡迎@小米汽車 加入中國新能源汽車大家庭!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?!毙※i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和雷軍私下關系比較好,他也對雷軍的致敬進行了友好回應:熱烈歡迎小米加入汽車大家庭,為雷總的新創(chuàng)業(yè)鼓掌,為夢想而奮斗的精神加電,有信心有辦法的人,2024一定大賣。
此外,蔚來、理想、寧德時代也均在微博回應,表示歡迎小米加入汽車大家庭。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表示,“加油,雖未被致敬,但仍然敞開胸扉歡迎新玩家入場”。
但對于雷軍連發(fā)多條微博分別致敬車企的行為,楊學良也表示小米的宣發(fā)“過了”。有網友稱,“從汽車行業(yè)的宣發(fā)來說,確實過了,但對于手機也來說,這才哪到哪呀?”
楊學良表示,“所以我不能理解”。
同時也有部分網友對于小米汽車如此大規(guī)模的造勢表達了厭煩,覺得這一波致敬“有點尬”,真要致敬應該用實打實的技術而不是文字游戲。
不過,不管網友和友商喜不喜歡,小米汽車的這一波操作確實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,讓小米汽車徹底出了圈。很多網友都知道了小米將在12月28日舉辦汽車技術分享會。
小米汽車外觀爭議
在小米舉辦汽車技術分享會之前,小米SU7就已經入網了工信部,外觀得以公開。兩天后,華為常務董事、終端BG CEO、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參加2023廣州車展,被問道“小米汽車和智界S7誰更帥”時,余承東表示:“當然是我們的更帥了,哈哈哈,每個人都說自己的好?!?/p>
根據(jù)小米在分享會上介紹,小米SU7定位C級高性能生態(tài)科技轎車,全球轎車最低風阻系數(shù)Cd 0.195,車長4997mm、寬1963mm,高1440mm,軸距為3000mm,并有著黃金比例的輪軸比、輪高比和寬高比。小米SU7擁有很多家族式設計,包括水滴形大燈、光環(huán)形尾燈、175°漣漪曲面以及半隱藏式門把手。
不過,網友使用小米手機的智能語音助手小愛同學,掃描小米汽車的官方渲染圖時,小愛同學還是把小米汽車認成了保時捷。使用小愛同學掃描小米SU7的結果顯示,這款汽車的上市時間為2022年4月份,價格為89.80萬元到183.80萬元,是保時捷的純電動轎車。
前OPPO手機副總裁“自信的眉毛”沈義人也調侃稱:致敬了那么多車企,但忘記致敬“保時泰”了。還有網友調侃小米汽車為“保時米”。
不過,沈義人對小米汽車保留了必要的實體按鍵這一點很是贊賞。他發(fā)文稱:看下來小米汽車保留的常用高頻實體按鍵和支持Carplay真是要點贊,優(yōu)秀的產品細節(jié)洞察。
車內空間到底大不大
小米SU7定檔3月28日發(fā)布。隨著發(fā)布時間臨近,官方也在不斷為這款車預熱。3月18日,小米集團合伙人、總裁,國際部總裁,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等高管駕駛小米SU7參加了高通驍龍新品發(fā)布會,而這又讓小米SU7陷入了車內空間的爭議之中。
發(fā)布會后,一張盧偉冰坐在小米SU7后排的照片在網上引起熱議,不少網友發(fā)現(xiàn),小米SU7的后排空間好像有點小。嚇得盧偉冰當天就親自錄視頻進行了回應。盧偉冰稱:今天下午我乘坐小米SU7時,有一張照片,前排座椅因為被拉到最后,引發(fā)了一些關于車內空間的誤解。照片中之所以感覺后排空間不足,是因為前排座椅調得比較靠后,所以顯得后排空間小。
為了進一步證明,盧偉冰還在視頻中進行了展示。他將前排空間調到自己能夠舒適乘坐的程度后,進入了車輛后排。他表示,后排空間依舊十分寬敞。該視頻也被雷軍轉發(fā)了。雷軍稱,小米SU7是C級轎車,二排腿部空間比Model S和標軸寶馬5要大一些,大家不用擔心。
不過,有網友認為盧偉冰“還不如不澄清”,盧偉冰坐在后排,確實有點擠,坐好后目測腿部空間應該不足兩拳,頭部的空間看上去似乎也有些局促。甚至還有網友稱盧偉冰在后排的坐姿“感覺像坐小板凳”。
最終,還得是雷軍出馬。3月21日,雷軍在社媒平臺發(fā)布了介紹小米SU7前后備箱和車內空間的視頻。他稱自己1.81米的個,坐在車內空間也是比較寬敞的。
其實,小米SU7定位為C級轎車,車身數(shù)據(jù)擺在那里,車內空間不會太小。不過,考慮到SU7采用轎跑的設計風格,車內空間估計也不會十分寬敞。
寫在最后
作為雷軍職業(yè)生涯的“最后一博”,小米汽車就像雷軍的“親兒子”,不可謂不盡心。小米汽車也是自帶流量的體質。但流量是把雙刃劍,過高的關注也使得小米汽車的每一處細節(jié)都被網友用放大鏡觀察,任何風吹草動可能就會掀起狂瀾。
但話說回來,黑紅也是紅。就像理想汽車CEO李想所說的:一個產品沒有關注,才是真正的生不如死!小米SU7有雷軍這個“超級大網紅”罩著,還沒正式上市就已經接連出圈。盡管風波爭議不斷,但它已經贏在起跑線了。剩下的,就看3月28日小米SU7上市后的表現(xiàn)了。
本站所有文章、數(shù)據(jù)、圖片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,一切版權均歸源網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來信告知我們刪除。郵箱:business@qudong.com